番茄青枯病危害癥狀番茄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,起初,地上部分未見任何異,F象的植株,白天突然失去生機,整個地上部均枯菱。
陰天和早晚有所恢復,如同健株,然而,不久之后便枯萎,呈青枯癥狀,這一過程進展十分迅猛。病莖的褐變部位用手擠壓,有乳白色菌液排出。
一、葉片。苗期雖有侵染,但不表現癥狀,直到番茄坐果初期,病株頂部、下部和中部葉片相繼出現萎蔫,也有--側葉片先萎蔫或整株葉片同時萎蔫的,中午明顯,傍晚以后又恢復正常。發(fā)病后如果土壤干燥、氣溫偏高,數日后即枯死。病株菱蔫致死時間很短,死時植株仍保持綠色,僅葉片色澤稍變淡,故稱青枯病。
二、莖部。病莖表皮粗糙,莖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,濕度大時病莖。上可見初為水浸狀后變褐色的1~2cm斑塊,病莖維管束變?yōu)楹稚?橫切病莖,用手擠壓或經保濕,切面。上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。青枯病與枯萎病區(qū)別的重要特征是發(fā)病迅速,嚴重的病株經7~8天即死亡。
番茄青枯病發(fā)病規(guī)律:
一、氣候因素。高溫高濕易誘發(fā)青枯病發(fā)生。連陰雨天過后天氣轉晴,易引起病害流行。
二、土壤因素。病原適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,當土壤含水量達到25%時,有利于誘發(fā)青枯病。土溫25°c病原開始活動,活動盛,田間會出現發(fā)病高峰。
三、栽培因素。幼苗不壯,多年連作,中耕傷根,低洼積水,控水過重,干濕不均,均可加重病害發(fā)生。
四、越冬與初侵染源。病原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。若無寄主也可在土壤中存活14個月,長可達6年之久。
五、傳播特點。病原通過雨水、灌溉水、地下害蟲、操作工具等傳播。多從寄主根部或莖基部皮孔和傷口侵入。前期屬于潛伏狀態(tài),條件適宜時,即可在維管束內迅速繁殖。并沿導管向上擴展,致使導管堵塞,進一步侵入鄰近的薄壁細胞組織,使整個輸導器官被破壞而失去功能。莖、葉因得不到水分的供應而菱蔫。
番茄青枯病防治番茄青枯病的防治訣竅在這里!發(fā)現病害后抓緊不要拖延!
【一灌三噴】:
一灌:青枯灌點靈90倍(濃度可調控在60-150倍)+微生物菌劑150倍+葉滿600倍灌根。
三噴:青枯灌點靈90倍(濃度可調控在60-150倍)+大蒜精油1000倍連續(xù)噴霧2天,第三天用青枯灌點靈90倍(濃度可調控在60-150倍)+微生物菌劑300倍+葉滿600倍噴霧。